非賭靠規模 政策基建要配套

2015年10月28日

今年以來,再一個多元娛樂項目在博彩業寒冬中開幕。雖然業者期望可以扭轉賭收頹勢,但上半年銀娛二期開幕已經清楚告訴市場,新場效應不再是賭收走勢的催化劑。但非賭元素對優化博企業務結構和帶動旅遊業的吸客能力,倒是非常明顯。長遠而言,政府還是要加快投放精力和資源完善交通基建,配合博彩業擴大經營規模,以達到收入和非賭元素相平衡的良性發展。

 

博彩業深度調整一年多後,澳門社會最大收穫是取得發展方向的高度共識,博企的發展意向與社會訴求和政府政策已經高度契合。如今已不僅僅是社會單方面發出多元發展的訴求,也不只是靠政府政策的強硬約束,而是博企本身充分意識到、實際運作亦證明了,非博彩元素對優化業務結構和抗逆能力的重要性,甚至很可能成為長遠發展的常態。

 

非博彩元素無疑有助優化澳門旅遊吸引力,但其高投入和低回報也是不爭的事實。如果不能回到貴賓廳主導賭收的舊時代,意味着容納更多客人的中場會是業界的重要收入來源。娛樂、會展、購物等多元業務無疑有助企業創造新收入,但要支撐高投入,意味着要有更大的經營規模和創收基礎。所以客流量和客留量都決定着博企的經營狀況,甚至決定着博企能否持續再投資。

 

基於此,政府政策配合已經不僅僅是賭檯多少,而是重提賭權開放初期舊事,對外交通和內部基建如何配合。

 

正如博企提出,如果機場擴容、新港口碼頭落成、港珠澳大橋開通、橫琴口岸發揮離島主要通關作用,可以配合離島大型旅遊娛樂項目的一一落成。換言之,如果這一兩年內,澳門對外和內部基建配套仍然無甚進展,未來出現的必然是雙輸局面,不是無法引進足夠旅客維持新項目的運作,就是大量遊客擠入已經超負荷的基建和交通工具,給城市帶來更大壓力。

 

澳門基建滯後整整十年,這十年間給社會製造了大量矛盾。面對博彩業結構轉型,整個社會要汲取十年經驗教訓,盡力化解舊問題,避免製造新矛盾。除了硬建設要快馬加鞭,軟政策也必須及時配套。如果博彩旅遊業進一步走向多元和規模化,意味着需要借助更多的外部資源,從人到技術,需要借助更多的外部空間,包括轉移部分產業空間和居住人口。對於種種發展和調整所帶來的無可避免的連帶關係,社會各方有責任講清楚、想明白,理性選擇、適度配合。經歷十年的發展矛盾,澳門社會應該進步。

 

 

春耕

 

1
- 即日起至 2016年7月31日 (還有37日)
- 即日起至 2016年12月31日 (還有190日)
- 即日起至 2016年12月31日 (還有190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