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堵非法集資官民有責

2016年6月1日

由多金事件,到有個別押店涉非法集資,再有地產集團涉高息利誘吸金,一連串涉不法集資事件曝光在賭收下滑、經濟深度調整的時期,反映在昔日經濟急速發展時期衍生的“泡沫”逐一爆破,對本澳而言是當頭棒喝。接連揭發的懷疑非法集資事件,當局一直蒙在鼓裡,抑或視若無睹,揭示監管的缺失。

 

過去一段時間經濟火紅,各式各樣的“吸金”層出不窮,高息利誘,“投資”貴賓廳、押店等在坊間早已是“公開的秘密”。在“搵快錢”心態下,不少人將辛苦攢來的血汗錢,投入你情我願、沒有法律保障的懷疑非法集資“銀團”中,以為“錢搵錢”、貪求資產增值。經濟好景,雪球滾大,所謂“高息”尚可兌現,但當經濟下行,資金流斷裂,“泡沫”爆破,小投資者首當其衝,分分鐘血本無歸,對金融秩序的潛在衝擊亦不容忽視。

 

熱錢充裕的時期,小城湧現不少創業神話。正如司警公佈的某地產集團懷疑非法集資案件,短短數年間透過不斷吸納投資者入股壯大實力,隨即涉獵不同業務,鋒頭一時無倆。至本澳經濟進深度調整期,有公司仍繼續“開發”更多業務,高息“吸金”,最終卻因“十個煲八個蓋”無以為繼而“爆煲”。二十多名苦主最終因無法“收息”有感被騙,向警方舉報。相關“案情”於近月社交網絡平台早已繪聲繪影,以至“人肉起底”。坊間估計現時的舉報人數僅冰山一角,相關的涉案金額應不在少數。社會人士亦關注該案會否影響銀行等商界營運。

 

近年,從博彩業“核心”的“內圍”到“外圍”,都出現地下集資、捲款潛逃的情況。就算轟動如多金事件,過後仍有人公然非法集資,大張旗鼓、派員掃街,於坊間推銷“高息存款”。連串“爆煲”事件出現,當局依然予人“漫不經心”的感覺。地下集資已抵觸金融管理規例,且往往牽涉洗黑錢、詐騙等嚴重罪行。目前對有關涉非法集資、洗黑錢的監管部門主要是金管局及金融情報辦公室,司警局則因權限問題,即使掌握情報線索亦未能主動出擊,待苦主報案才能採取行動,卻為時已晚。苦主要追討損失,只能循其他途徑。

 

涉及金融犯罪類的案件,手法層出不窮,在法律規管、執法上,要與時俱進。但更重要的是,監管部門必須時刻留意潛藏的問題,及時提醒風險,拆解不法吸金的招數,宣教持之以恆,讓市民增進認知。普羅大眾亦須明白,高回報,高風險,是金錢遊戲的定理。頭腦發熱,小心貪字得個貧。對於種種以“高息高回報”吸引的“投資”,必須謹慎,摸清門路,衡量風險,不要羊群心理。

 

 

夏耘

 

1
- 即日起至 2016年8月31日 (還有68日)
- 即日起至 2016年9月07日 (還有75日)
- 即日起至 2016年12月31日 (還有190日)